语言
English Français Español Português Deutsch عرب

GBS核酸检测有什么用?来看看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2021-09-08 14:14:18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但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在国内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近日,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上(2021年第8期),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结合国内外指南及众多专家意见,汇总出台了我国首个《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孕产妇进行GBS筛查的情形、时间、筛查手段及用药方案,对我国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疾病的预防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GBS核酸检测有什么用?来看看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核酸检测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具有显著缩短检测窗口期、准确度高、可鉴定突变菌株等特点。那么GBS核酸检测在预防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疾病中有哪些应用空间?下面小编将最新专家共识中与GBS核酸检测相关的重点部分挑出,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GBS有哪些危害?

《共识》原文:

1. 孕妇体内定植的GBS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导致孕妇出现无症状菌尿、膀胱炎、肾盂肾炎、菌血症、羊膜腔感染、肺炎、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及产后脓毒症等以及胎儿宫内死亡。

2.母体将GBS传递给新生儿后,可导致子代出现败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甚至死亡,存活者可因炎症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小编寄语:

研究数据显示,约10%~30%的孕妇有感染GBS,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会传递给新生儿,新生儿一旦发生B族链球菌早发疾病,死亡率高达5%,即便存活下来也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值得引起临床关注。

二、GBS的筛查对象是哪些?筛查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共识》原文:

1. 推荐在35~37周对所有孕妇行阴道-直肠GBS筛查。孕期患GBS菌尿或既往有新生儿GBS病史者可不筛查,按照GBS阳性处理。

小编寄语:

GBS通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也无任何症状,故部分怀孕女性感染了GBS而不自知,但新生儿在出生时吸入感染的羊水或通过产道时可能会感染GBS,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因此所有怀孕产妇均应在生产前进行GBS筛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三、GBS的筛查手段你了解多少?

 《共识》原文:

标准的 GBS 筛查应在取样后将拭子置于非营养性转运介质中,24 h 内尽快送检。实验室应使用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基增菌培养18~24 h,然后接种到血琼脂培养基,通过乳胶凝集试验、显色培养、DNA 探针或核酸扩增试验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NAAT)等技术鉴定 GBS。增菌培养能够提高GBS 检出率。单行NAAT 耗时短(1~2 h),可用于未行 GBS筛查孕妇在产程中即时检测,但因缺少增菌培养,灵敏度下降,检出失败率为7%~10%,也无法进行药敏试验。 

小编寄语:

(1)共识中已经突出了GBS核酸检测技术的优势:耗时短、可即时检测,可以更及时地为临床筛查早发感染患儿,协助临床用药决策。

(2)GBS核酸检测灵敏度较低吗?实际上并非如此。事物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契机,就像新冠发生以前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核酸检测”这个词语,目前行业还没有GBS核酸检测的标准化流程,临床可能暂时对GBS核酸检测认识不够深入,但检验行业内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在正确取样的前提下PCR核酸检测技术的准确度达到90%以上。因此,随着市场上GBS核酸检测技术产品的不断涌现、检测流程的规范化,未来PCR核酸检测技术必将成为GBS筛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核酸检测与药敏试验冲突?部分GBS菌株确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耐药性,我们只需要鉴定出突变的基因位点,就可以设计相对应的引物,进行GBS耐药菌株的检测,辅助临床快速用药方案。

GBS核酸检测有什么用?来看看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由上海百来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J9九游会J9控股)推出的全自动恒温核酸扩增分析仪MA3000,集核酸提纯、扩增、分析于一体,检测时间仅需45分钟,小巧便捷、使用灵活,临床符合率超过97%,可以为孕产妇提供更快捷、精准、有效的GBS筛查,为提高我国生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1]李伟,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4):252.

[2]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1, 24(8) : 561-566.